2025年08月29日
YMG全媒體記者 宋曉娜 攝影報道
2025煙臺百姓春晚的舞臺上,一曲精彩的板胡獨奏《節(jié)日歡歌》,將海陽秧歌的歡騰與優(yōu)美韻律揉入弓弦,讓膠東民俗的熱烈喜慶與樂觀向上的生活場景在旋律中綻放。
帶來精彩演奏的,正是煙臺丹峰國樂團。
匯聚多元演奏力量
“胡琴是我一生的熱愛和追求?!陛p撫著心愛的板胡,煙臺丹峰國樂團團長單力目光堅定。在他的帶領下,這支成立于2021年的國樂團,正以傳統(tǒng)民樂為弦,在煙臺奏響時代新韻。
單力的音樂之路,始于外祖父膝前的啟蒙。6歲那年,他跟隨這位精通多種樂器的外祖父學習京胡、二胡等樂器,不到1年便將經典京劇曲牌和歌詞小調熟記于心。小學時,他憑借出色的音樂天賦,被選拔進學校文藝隊,學習二胡與板胡演奏。
13歲時,單力迎來了藝術生涯重要的轉折。經人引薦,他拜入著名胡琴演奏家張樂門下,系統(tǒng)學習二胡和板胡。在恩師的嚴格教導下,他刻苦鉆研技藝,每日堅持練琴10至16小時。
這份執(zhí)著終獲回報:1975年,他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考入懷德縣文工團,擔任二胡演奏員;次年特招進入部隊,成為文工團的板胡、二胡獨奏演員。其間,他獲選派至中央音樂學院、總政文工團拜師深造,演奏技藝日臻成熟。
藝術的火種在單力家中代代相傳。兒子單丹峰自幼跟隨父親學習二胡,如今已是《華樂大典》入典的著名胡琴演奏家、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二胡與板胡副教授。
2012年,單力與老伴孫悅靜定居煙臺,陪同老伴參加社區(qū)合唱團的排練時,他結識了眾多文藝愛好者,也深切感受到社區(qū)對專業(yè)民樂團隊的需求。
2021年,煙臺丹峰國樂團正式成立。經過幾年打磨,這支30余人的團隊匯聚了煙臺眾多頂尖演奏家、高校師生等多元力量——既有能獨奏、會伴奏的“實力派”,也有單丹峰老師及其學生帶來的青春活力與專業(yè)支撐。我市著名樂團指揮王相利老師的加入,提升了樂團的演奏標準與質量;名師名家與新生代的匯聚,讓傳統(tǒng)民樂綻放出時代新聲。
傳統(tǒng)民樂破圈傳播
樂團排練的內容豐富多元,以演繹傳統(tǒng)經典曲目為核心,始終緊扣歌唱黨、歌唱祖國的正能量主題。樂團不僅精心打磨《幸福年》《月牙五更》等板胡傳統(tǒng)作品,還創(chuàng)新編創(chuàng)二胡重奏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《繡紅旗》、合奏《我愛你中國》及民管器樂合奏《沂蒙頌》《地道戰(zhàn)》等作品。
2023年,樂團在開發(fā)區(qū)中韓文化藝術節(jié)完成首次大型公開演出,憑借精湛的演奏驚艷全場,演出視頻在網絡廣泛傳播,一舉打響知名度。
在舞臺表現(xiàn)上,丹峰國樂團持續(xù)綻放光彩:2024年、2025年連續(xù)登上煙臺百姓春晚的舞臺。2024年,樂團以板胡經典《山鄉(xiāng)春來早》驚艷全場;2025年,樂團又重磅推出融合海陽秧歌扇子舞元素的板胡獨奏《節(jié)日歡歌》。
作品巧妙融合十幾個聲部與十余種樂器伴奏,將膠東民俗的熱烈歡騰濃縮于弓弦之間,在春晚舞臺上奏響了極具地域特色的節(jié)慶樂章。
為推動傳統(tǒng)民樂在數(shù)字時代的破圈傳播,樂團每次排練時都開啟抖音直播。當板胡的高亢、二胡的婉轉透過抖音直播間流淌而出,屏幕上實時跳動的點贊與“非遺好絕”“爺爺們好帥”等彈幕交織,讓千年國樂與年輕網友完成跨時空的對話。
正如單力所言:“直播間里每一次停留的指尖,都是民樂傳承的新可能?!?/p>
傳承中煥發(fā)蓬勃生機
樂團中的每一位成員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國樂的熱愛與傳承。王維生自2019年退休后開始學習阮,他秉持“琴不離手 曲不離口”的原則,在家練琴、在外揣摩,演奏水平突飛猛進,如今已能勝任大型樂曲的高難度伴奏,還掌握了琵琶等樂器的演奏技巧。
76歲的于建輝是樂團的“全能擔當”,自幼習練二胡的他曾服役于部隊宣傳隊,不僅精通板胡、二胡等多種樂器,更能兼任指揮,目前擔任二胡演奏。
自幼熱愛文藝的徐愛麗,從合唱團到樂隊一路追隨。即便在幫忙照料孫子的忙碌間隙,也未曾放下心愛的二胡。她用對民樂的堅守詮釋著熱愛可抵歲月漫長。
盡管部分家住福山區(qū)、芝罘區(qū)的團員距離萊山區(qū)的排練室較遠,但每周一次的排練總是雷打不動參加。排練廳里,不同年齡、職業(yè)的樂手們相互切磋、共同精進,在弓弦交響中收獲成就感。這份對音樂的赤誠,不僅凝聚起強大的團隊向心力,更讓傳統(tǒng)民樂在代際傳承中煥發(fā)出蓬勃生機。
“音樂不分年齡,國樂的生命力就藏在每一次排練、每一場演出、每一次與觀眾的對視里?!眴瘟φ劶拔磥硪?guī)劃時堅定地表示,樂團將持續(xù)打磨演奏水準,以更多精品力作弘揚國樂,豐富群眾文化生活。
這支團員平均年齡60歲的樂團,正以弓弦為筆,在煙臺的文化沃土上鐫刻著傳統(tǒng)音樂的溫暖印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