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7月12日
劉吉訓(xùn)
遠(yuǎn)山屏翠,近水縈綠,臨窗而坐的我,便有耳福,傾聽窗外田野里的蛙聲。
人去月升,蛙聲漸起。一蛙領(lǐng)唱,群蛙應(yīng)和,咕咕呱呱,咕咕呱呱,連綿如海。
群蛙因秧苗而歡歌,鄉(xiāng)親以新苗蛙聲而勞作;我耕耘教壇,朝朝暮暮,用心血去育苗——那些蓬勃向上的山村孩子。詩人辛棄疾筆下的“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”的美景,不必遠(yuǎn)步溪橋,打開小窗便可飽賞。在如此詩情畫意中教書,真是一種享受,真是一種福分。
晚間批改作業(yè)倦了,步向約五十米外的田埂,一不留神,驚起眠蛙撲通躍水,濺起一片蛙聲。于是,情不自禁地振臂張嘴,一陣吐故納新后,又回到燈下……
詩人袁中郎在給友人的書信中這樣稱許鄉(xiāng)居生活:“絲竹以鶯舌蛙吹代,奇士雅客以蠹簡代?!鄙揭皼]有急管繁弦與演員的演唱么?有的是鳥鳴與蛙唱。沒有奇士高人為伍么?有的是珍貴的書籍。是的,一襟月色,兩袖蛙聲,半枕好書,我與中郎相似。新教學(xué)樓和體育場,諸多學(xué)子,便是我有勝于中郎之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