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日韩一区三区不卡在线,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激情,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,综合专区视频精品

    1. <dfn id="ckrju"><cite id="ckrju"></cite></dfn>
      <sup id="ckrju"></sup>

      <address id="ckrju"><button id="ckrju"></button></address>
    2. 辦班邂逅尷尬事

      2025年07月01日

      宋世民

      1967年7月1日,煙臺地區(qū)革命委員會機關報《新煙臺報》(《煙臺日報》前身)問世。發(fā)行范圍由原來的老市區(qū)(相當于現(xiàn)芝罘區(qū)),一夜之間擴大到17個縣市。在群眾辦報方針的指導下,發(fā)展基層通訊員成為燃眉之急。從1968年12月開始,半年內我參與了3次通訊員培訓班活動,除正常工作外,幾件令人尷尬的瑣事,讓我心生另一番感觸。

      那是1968年12月初,報社在招遠羅山玲瓏金礦招待所開辦首期工農(nóng)兵通訊員培訓班。臨近實地采訪階段時,我被派去帶隊采訪。當月11日,我與7名通訊員趕赴蓬萊聶家大隊,其中有戰(zhàn)士、有工人、有職員、有農(nóng)民。在我們進村前,有幾位外地報刊記者已經(jīng)駐村采訪,宿舍挺緊張,村里便將我們安置在一處倒廳房。

      房子里的炕挺小,躺4個人就幾乎翻不過身了,其他人只能在潮濕的泥土地面上鋪點麥秸湊合著過夜。初冬時節(jié),天寒地凍,因當年出差經(jīng)常趕不上班車,為方便步行走路,每個人帶的鋪蓋都不多,整宿凍得不敢伸腿。晚上睡不好,白天要采訪,有幾位會跳“忠字舞”的部隊通訊員還得抽空教社員跳舞,工作安排挺緊張。稿子完成后,我們決定21日返回金礦,與其他幾路通訊員會合,共同總結。

      不料頭天晚上小雨夾雪下了一夜,從村里到車站的幾里土路泥濘不堪,為我們送行李的小推車只好半途返回。大家各自背著鋪蓋,一步三滑地走到北溝小車站已是9點多鐘,幸好趕上了末班車,只是空座不足。經(jīng)反復解釋,有幾個人只能將行李放在過道當座位,擠擠巴巴地總算在中午趕到了黃縣城。下車一打聽,因天氣原因,當天開往山區(qū)金礦方向的車全部停駛。這下我們全傻眼了。此時又下起了小雨,背著行李冒雨走40多里山路,恐怕半夜也到不了家;在縣城住招待所吧,幾位農(nóng)民弟兄的錢和糧票告罄了;去縣革委求救,卻因打派仗,已是人去屋空;車站又不肯借宿。真是死逼梁山一條路,只能走了。

      一行人無可奈何地背起行李,冒雨上路。從中午走到天擦黑,盤山路越來越陡,被雨水淋濕的棉衣、行李也越發(fā)沉重,人人筋疲力盡,還是咬牙堅持著往前挪。大家心里都明白,停下來結果會更糟。就在這時,身后的山路彎道突然射過一道燈光。來自金礦的王振茂一聲呼喊,立馬跳到路中央,招呼我們:晚上跑這山道的肯定是礦上的車,攔下它!果然是礦車,司機見是礦上人,熱情地招呼我們上車。

      趕回金礦招待所后,已經(jīng)下班的炊事員又重開爐灶為我們熱飯。飯后已是夜深人靜,困境中獲救的小伙子們毫無睡意,有人提議掰手腕,幾人淘汰出局后,坦克兵姚永興和礦工王振茂爭奪冠軍。兩人臂力相近,僵持較勁中只聽“嘣”的一聲響,誰也不知出了什么事。寂靜片刻后,只聽姚永興很冷靜地小聲說:“我的胳膊斷了。”

      礦醫(yī)院初步處理后,建議立即轉送棲霞144軍醫(yī)院。我感覺渾身癱軟,站的力氣也沒有了,腦子里只剩下八個字:苦盡甘來,樂極生悲!

      1969年3月初,我又被派到文登縣發(fā)展通訊員,要求用3個月的時間選拔一批能提筆寫稿的人。當時主政縣里工作的是地革委派出的工宣隊,人家給我一間閑屋作宿舍兼辦公室。為師出有名,我隨手寫下《新煙臺報社聯(lián)絡站》幾個字貼到門上,不承想這名堂竟招來意想不到的麻煩。

      當我和工宣隊《斗批改戰(zhàn)報》編輯一起舉辦的短期培訓班結束時,幾位公社社員拿出來程車票找我報銷,票面是三五毛錢。在當時,不少大隊干一天的工分,也就是毛數(shù)錢,我深知這張車票在他們心里的分量。只是這筆錢我也沒有出處,只能硬著頭皮婉言相拒。

      幾位通訊員并不理解。有人指著我貼在門上的“招牌”質問:“你們公家的報社就缺這點錢嗎?總比我們強吧!再窮也得給拉張條子好回去交差?!币宦犨@話,我如釋重負,這碼事好辦。我立即開出幾張白條,證明此人經(jīng)報社新聞學習班培訓,成績優(yōu)良,已被聘為新煙臺報社正式通訊員,落款自然是“新煙臺報社聯(lián)絡站”。至于這個站是個什么機構,開出的白條是否有效,只有天知道。當時慶幸自己過了這個人情坎,可事后多年難以釋懷。那些白條真能報銷車票嗎?假如無效,那幾位在冰天雪地中前來參加學習的農(nóng)民兄弟又會怎樣?

      (宋世民,原《煙臺日報》??恐魅危?